整体简洁概括:一般建议每个业绩成果的描述简洁明了,突出关键信息,以几百字左右为宜。例如,若有 3 - 5 个业绩成果,每个成果用 300 - 500 字说明,既能清晰阐述成果内容,又不会使整个业绩成果部分过于冗长。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如果业绩成果较为复杂,涉及较多的技术细节、创新点或取得的效益显著,可能需要适当增加字数来详细说明,但也应避免过于繁琐;若业绩成果相对简单,可更精炼地表述,用较少的字数突出重点。
经济效益证明材料:如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税务证明等,能说明参与的项目或工作为单位带来的经济收益,如收入增长、成本降低、利润提升等方面的数据。
社会效益证明材料:例如客户反馈意见、用户使用报告、社会评价等,可体现项目成果对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如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推动行业发展等。
中级职称评审业绩成果材料的装订顺序没有完全统一的标准,不同地区、不同职称系列可能会有所不同。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装订顺序供你参考:
目录:列出业绩成果材料的具体内容和对应页码,方便评审人员查阅。
获奖证书:按照奖项的重要程度或时间顺序排列,如科技进步奖、行业协会奖等。
专利证书: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可按专利申请时间或授权时间先后排序。若有专利转让合同、实施效益证明等相关材料,可附在相应专利证书后面。
论文、著作:公开发表的论文,先提供刊物封面、版权页、目录(标记出本人论文位置),再是论文正文;著作则提供封面、出版编号页、目录、内容摘要及与本人相关的篇幅等。如果有论文检索报告,可放在论文相关材料之后。若有学术会议交流论文,需提交交流集封面、目录、正文等,若无交流集,则提供会议通知、日程安排、发言顺序、入选论文等。
课题研究材料:如课题立项申请表、科技项目合同、鉴定或验收证书等,按课题研究的流程顺序装订。
项目相关材料:通常包括项目合同、中标通知、人员备案表、竣工验收表等,也可按照项目开展的时间顺序排列。如果有施工组织实施方案、会议纪要、分部验收等能体现个人在项目中具体工作的材料,可依次附在后面。
经济效益证明材料:如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税务证明等,用以说明参与项目或工作带来的经济收益,可按时间顺序或与具体项目的对应关系整理。
社会效益证明材料:例如客户反馈意见、用户使用报告、社会评价等,可根据材料的类型或来源进行分类排列。
其他业绩材料:如专项研究报告、技术分析报告、实例材料等,以及单位出具的关于个人业绩的证明或推荐函等。
为确保材料装订符合当地评审要求,建议仔细阅读当地人社部门或相关评审机构发布的职称评审通知和指南,按照规定的顺序和格式进行装订。如有疑问,也可直接咨询评审机构的工作人员。